(2017年12月11日, 香港) 創科大數據 吸引安老新一代入行(2017年12月11日, 香港)
由「為家寶」主辦, 香港中大文學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 及 柏籽仁基金 全力支持的樂齡科技座談會已於12月11日假創新中心順利舉行。 座談會以「跨代共贏」為主題,及以新科技及大數據研究發佈的形式,聚焦大學、研究機構、非政府組織、院舍、醫療及創科機構等力量,作跨界別協作,共同改善長者生活。主辦單位透過引入科研及創新科技,希望撕去社會對業界的負面標籤,吸納新一代年青人加入安老服務行業,讓科技發展的成果回饋上一代,達到跨代共贏的目的。
「為家寶」是為家系統有限公司打造的長者智能安居平台,會上發佈了三款智能裝置,分別針對長者健康、安全及減輕認知障礙症患者照顧員的工作壓力而設計。 以往院舍一般只用紙筆記錄長者的生命表徵,雖有大量的數據,但無法有效地運用。而有了這些智能裝置,採集數據就變得容易,而且可經雲計算作大數據分析。 主辦單位請來了中文大學何鴻燊海量數據分析及策略中心的 蔡錦輝教授發表有關醫療大數據的研究成果。 研究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取得病人數據,分析8,092名五十歲或以上高危心血管疾病人士,血壓起伏較大的群組佔了13.8%。血壓起伏變化較大的人士相對較多為吸煙人士, 女性及年屆八十的長者,這類人士不適合進取性的降血壓藥物治療,因藥物療效有限,亦增加藥物副作用的相對風險。蔡錦輝教授表示隨着雲端及物聯網技術的急速發展,產生大量數據,造就了大數據的運用。例如以往一般單一的血壓紀錄,就無法找出受測者是否屬於血壓起伏較大的群組。
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技術都是近來較熱門的科研項目,新一代投入職場的人也很多。相反, 安老服務的空缺率高達18%,少有新一代願意入行。出席活動的柏籽仁基金主席鄒錚女士表示, 希望透過引入科技到院舍, 讓社會知道原來安老服務都可以好高端,例如健康數據的裝置測量後可以整合到雲端,作大數據分析, 找出更有效管理長者健康的方法。香港長者居住於院舍的比率為全球最高,如能把收集到的健康數據作大數據分析,可減少長者進出醫療機構,對將進入高齡社會的香港,長遠能減少巨額的醫療開支。然而,政府對於院舍的支援並不足夠,特別是私人院舍。 若政府有意推動居家安老,讓院舍作後援,就必須有相應的措施及配套去配合,特別是當前私院佔了七成的宿位。
除創科研究的成果發佈外,活動不乏溫情環節, 主辦單位請來了剛剛小登科的啤梨及服務社會超過一個甲子的麥Sir (麥漢楷先生)分享兩代的義工情。 把麥Sir封為偶像的啤梨,坦言很佩服麥Sir能身體力行,退而不休,堅持為長者服務。 麥Sir很贊成多些年青人加入義工服務,多些接觸長者,甚至是投身安老服務行業,只有透過跨代共融才能令社會更和諧。 按政府資料,今年義工登記人數有128萬人, 其中青年和長者的義工人數增長最快,今年有3100間機構參與做義工,所有義工的總服務時數超過2600萬小時。
關於主辦機構結合軟件,硬件和系統整合領域的專業技術和人材,以”倍感安心”為目標,為家寶致力為每個家庭和社區,特別是長者,提供具備健康、安全和醫療元素的長者智能安居方案。
如欲了解詳情,請與為家寶市場部聯繫:info@vhsolution.com